(原标题: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用改革动能推动新发展)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在“三重压力”下,要实现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更需要稳妥有序处置和化解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
处于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这一重要历史坐标,更需要通过改革激活发展动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如何把握好时度效,社会政策如何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看点。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过去一段时间,金融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取得系列成效。央行表示,要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依法加强对资本和平台企业监管,持续做好头部网络金融平台整改工作。要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在处置房地产领域相关风险过程中有明显体现。2021年下半年以来,个别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显性化。随后,监管部门及时回应市场担忧,稳定了市场预期。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2022年1月,房地产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月均水平多增约3000亿元。
房地产的直接融资环境也出现了改善。2021年12月,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风险化解、行业出清。从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等多方面为并购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助力化解风险。此外,房企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发行债券,用于项目并购。
央行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金融风险总体收敛。2021年第三季度的央行评级结果显示,全国4400余家参评机构中,4002家机构评级处于安全边界内。2021年末宏观杠杆率降至272.5%,宏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显露,相关部门也在加快处置步伐。去年开始,上海市、广东省等经济体量大、财政实力强的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实现隐性债务清零,为全国其他地区全面化解隐性债务提供有益探索。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终极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全面消除隐性债务,并建立长效监管制度框架,清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坚决不留后患。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之以恒加强风险防控。坚持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抓好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
改革激发活力
政策兜牢民生底线
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后,人们对继往开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充满期待。
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坐标,今年两会释放的重要信号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路径产生方向性影响。“双碳”目标如何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如何进一步扎实推进?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将在两会呈现。
这个时期,更需要通过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推动新发展。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随着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中央提出,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改革须防急于求成。运动式减碳等被纠偏,在此情况下,如何更稳妥地以“双碳”引领发展方式系统性变革,让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有机融合,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看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民生议题也是每年两会上备受关注的内容。医疗、养老、社保、生育等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内容,是历年代表委员关注焦点。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来看,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民生话题料将仍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