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用美酒招待客人的习俗。饮酒,早已从一种饮食习惯蜕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的酿酒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粮是酒中骨”——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仔细讲讲,一粒粮食,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蜕变成一滴滴美酒。
酿酒的第一步,是选粮煮粮。粮食之所以能成酒,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够变糖的淀粉。因此,只要是含有丰富淀粉的粮食,都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料。古人讲“五谷杂粮”皆可入酒,就是这个道理。选粮,就是要筛去坏粮,以免影响酒质。选好之后,便是要将粮食进行蒸煮,让其充分吸收水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水的品质,水越好,之后酿出的酒自然也越好,古人喜欢用山泉水,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步,是将煮好的粮食摊凉,并使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这个转化的关键,便是酒曲。酒曲是古中国人了不起的发明,是古人试图捕捉和驯化微生物的最古老而有效的尝试。加入酒曲,也是酿酒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将直接决定酒的品质和味道。此外,糖化的时间、程度,也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全程把控,酿酒师傅需要用尝,捏,搓等方法判定糖化是否完成,糖化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三步便是入缸发酵了。一般有实力的酒厂,会选用泥窖或者石窖。因为这两种材质既可以为发酵过程提供完美的厌氧环境,又可以保留多年生长繁殖下来的菌群微生物,达到“千年古窖万年泥”的效果。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糖转化为酒精。粮食,也就真正变成了一滴滴的酒水。不过这个时候的酒,还不能直接饮用,因为还差最后一步——馏酒。
馏酒,顾名思义,就是用蒸汽将发酵好的粮食中的酒精汽化,然后冷凝析出,最终汇聚成一滴滴晶莹剔透的白酒。馏酒也是个技术活:探气上甑,大火缓馏,掐头去尾,看花摘酒等等专业术语,说的都是这个过程中的细节,没有个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夫,练不出来。
纵观以上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想要酿造出真正的好酒,好粮、好水、好曲、老窖、老师傅,缺一不可。而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浓香新锐蜀地红,便是这样一位集大成者。
蜀地红的产地位于四川邛崃,这里坐落于北纬30°,且有得天独厚的崖谷地形,四季气候温润,是酿酒的黄金地带。此外,邛崃还有富含钾锶的冰川融水,是酿酒的上上之选,可谓是占尽天时和地利。
蜀地红的核心团队潜心钻研数十年,遍访邛崃古窖,精选出一批百年陈窖,借助其陈年糟泥的优势,酿造出高品质原酒。再经过资深酿酒师的“一闻、二看、三品”将原酒分级。“掐头去尾”,仅保留中段最优质的部分——减少酒头所含的醛、酮、低级酯类及部份醇类物质,能使得酒味不再糙辣、燥舌;而减少酒尾所含的酸类物质和高级醇类物质,则可以避免酒味苦涩、不爽口。
通过十年如一日地恪守“十斤原酒出一瓶好浓香”的出酒原则,蜀地红真正做到了“浓香好酒,一口五香”。蜀地红一经问世,便广受爱酒人士的喜爱。同时,蜀地红还主张“质奢生活,用心对己”,让成功人士在享受美酒的同时还能畅享人生、积极奋进,真正做到了“蜀酒有浓香,人间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