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电、光伏、储能、负荷进行实时监测,结合AI算法分析,建立微电网智能调度策略,破除传统光伏、储能的策略孤岛,减少固定周期策略带来的无效调度及负调度,增加新型电力系统动态收益。
2、通过柔性用能管理,进行需量预测,实现需量调节,降低基础电价。
3、通过AI用能负荷分析及(半)自动化策略引擎优化用能习惯,提高能效。
4、针对公共建筑进行分户/分租/自用碳排放核算,精细化隔离计算,为低碳认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5、结合BMA能源节能管理及智能控制系统、MESY智慧工厂系统,打通负荷端用能习惯,精细化管理机制,统一协调,优化用能策略。
(1)分布式光伏
BIPV、BAPV投资、建设、运营、维护;
盘活屋顶建筑资产,增加营收;
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渠道,增加碳资产。
(2)工商业储能系统
通过储能峰谷(平)价差套利,协助企业利润开源;
增加光伏消纳率及绿电使用量;
通过参与需求侧响应/用户侧峰,与电网交易获利;
应急备电。
(3)非侵入式边缘感知
通过加装非侵入式物联网设备,感知边缘设备状态,解决能源边缘管控盲点,搭建零碳能源管理网络。
(4)智慧配电改造系统
加装/改造精细化调度控制设备;
提供光、储、充的调度控制对接;
构建能源数字化的底座。
(5)BMA能源节能管理及智能控制系统
以BA为参照对象,在BA的中间加入M,M代表“MAN”比BA强大,“MINI”比BA轻而灵活“MAGIC”比BA魔力智能。
(6)MESY智慧工厂系统
工业4.0的两大主题是智慧工厂和智能生产;
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二、总体架构:能碳数智微网系统
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四、微网储能应用场景
智能微网储能一体柜集成光伏DCDC、储能PCS、 储能电池系统、EMS管理单元、消防系统、暖通系统 及配电单元于一体,通过快速接入电网、发电机、光伏组件以及相关负载设备,形成主要应用并网模 式 及离网模式下的储能应用,目的在于提高终端客户在峰谷电价时的电价差收益,停电状况下的备电减损,及缺电地区的微网供电等。
五、面向多场景的应用
六、面向多场景的应用
七、多能互补策略,增加动态收益
能固定周期无负荷充放?
风光储自成一派? 光伏、风机无消纳并网?
多层级源荷联动、优化调度策略,深挖光伏、风电、储能联动的动态收益
传统光伏、储能项目都是独立计算,静态收益。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往 往很难达到收益预期。
比如:
光伏的设计通常按照年均负荷来计 算装机容量,发电直接并入负荷消 纳,在特定的无/低负荷情况下,大部分电量只能产生并网收益,远低于静态收益测算水平。
八、需量预测,柔性管理
九、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行为分析,管理降碳
创新利用电力指纹技术,实时掌控用电负荷的用能情况,结合AI自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及持续分析,定位用能过程中的
“跑、冒、滴、漏”,提供自动/半自动策略执行器,优化管理方法,提供 决策辅助,实现管理节费降碳。
开放SDK/API,与第三方系统(OA、钉钉、企业微信等)进行联动,可以联动考勤、会议等功能,按需供能。
十、碳排认证支撑,增强软实力
具备完善的排放因子库,对碳 排放范围内的源数据进行盘查核算。该项能力已通过华测。
提供云平台产品碳数据运营服务: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数字化 建模,帮助企业识别高能耗环节,进行针对性降耗改进。
协助项目完成德国TÜV莱茵与BRE评价,获得《净零碳建筑认证证书》。
十一、管理可视化,决策数据化
通过指标统计、全景看板,可视化组态。
3D数字孪生等数字化可视化形式,使管理可视化,决策数据化。
结合最小空间维度,给出用能和碳排量的日、周、月排行榜,使能耗数据可比。
定制推送周期性的能耗监测和节能行为分析报告,使能源耗用过程和用能行为优化结果实现闭环。
十二、项目案例——临港项目
十三、项目案例——智慧工厂
于此,拉孚通过自身强大的软硬件技术开发实力,融合了 KNX、Larfelink、TCP/IP 等诸多通讯协议,打通阿里、腾讯、华为云平台通讯,为家庭、办公、酒店、工厂、医院、学校、车站、汽车、适老等领域提供最优质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控制系统包含BMA智慧楼宇控制系统、MDG微电网智慧管理技术系统、LarfeLink智慧家庭控制系统、Motory电机传动及遮阳系统、Menergy能耗监视及节能管理系统、MCU客房控制系统、MESY智慧工厂系统、Senior适老产品及控制系统等。
定位:数字楼宇和数字工厂软、硬件落地解决方案服务商。
口号:“您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
基石:心位文化,以中国最优秀的佛学、道学、儒学底层代码文化,作为我们企业运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体系,也是每个人都应该把它刻在骨子里的知识体系,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提供最基础、最朴素的思想依据和界限。
“文化+科技”,“文化”作为内在驱动力,驱动科技的创新,“科技”作为外在生产力,带动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