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苏州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今年72岁的文史专家徐刚毅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1993年起,从没接触过摄影的他拿起“傻瓜相机”,用镜头记录着苏州千余条老街巷的风貌。
从黑白到彩色,在徐刚毅的照片中,有古色古香的姑苏老街,也有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一边是青砖黛瓦,一边是灯火霓虹。工业与文明在此处交融,共同织造出独属于苏州发展的“双面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江苏考察,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古色古香的姑苏区与苏州工业园区遥相辉映(央广网发 李志翔 摄)
牢记谆谆嘱托,苏州踔厉奋进。如今的苏州,以江南文化赋能工业发展,留住“姑苏古城”,打造“产业高地”,让苏州的名片不仅是“人家尽枕河”的江南好景,更是依托强有力的工业基础而迅速崛起的工业大市。
十年之约:
打造高能级创新集群 “江南水田”变身“产业高地”
一片“江南水田”崛起为“产业高地”,一个“一号产业”造就的“十年之约”。医学博士杨大俊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变化过程的亲历者之一。
“记得是2006年前后,当时听说苏州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消息,我觉得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杨大俊回忆起当初,感慨万千。
带着满腔热情,2009年杨大俊来到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从事创新药物的研究。“我在创业伊始就选了一条比较难的路。”杨大俊坦言,当时面临着创新药基本被外企垄断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杨大俊毅然选择自主研发创新药。
要做原创,要做全球创新。这是杨大俊给自己定的要求,也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生物医药产业很特殊,它需要大规模和长期的投入。”十年磨一剑。2019年10月,杨大俊参与创办的医药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研发的某一领域临床开发品种也在全球占据了先发优势。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大道中轴线(央广网发 陈雨禾 摄)
2021年,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对全国215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一。继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之后,生物医药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又一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当今世界最具爆发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面向未来的产业,更是整个苏州的“一号产业”。
苏州锚定生物医药作为当地的“一号产业”,赋能未来可持续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产业处副处长王正宇告诉记者,“一号产业”在苏州的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前期研发和投入,如今逐渐步入了收获期。目前,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800余家,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002亿元。
以“一号产业”为代表,近年来苏州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能级科技创新载体成为苏州经济稳健发展的根基。
“蓬勃发展的苏州工业,离不开当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打造。”苏州石湖智库研究员、博士胡艺表示,近十年间,苏州工业经济发展载体也已逐渐由企业转变为产业集群。“一号产业”就是苏州大力发展“高能级新型产业集群”的有力例证。
从“江南水田”到“产业高地”。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02亿元。这片曾经的洼地农田,以苏州3%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5%的GDP。
新型产业集群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动城市风貌的巨变。
2012年在建的苏州地标建筑之一“东方之门”(央广网发 查正风 摄)
2022年“东方之门”及周边夜景(央广网发 何瑾 摄)
“10年前,苏州奥体中心前还是一片洼地,现在已经建起了市民广场。”对于苏州工业园区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当地派出所民警陆晨瑶深有感触。陆晨瑶从警17年,2011年来到苏州工业园区生活和工作。十余年间,陆晨瑶工作在基层一线,见证着园区的变化。
一个工业园区,就是一个产业新城。十年之约,不仅是过去十年苏州在工业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更将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更美华章。
新旧之变:
“老企业”走上“新赛道” 多产业链打通发展经脉
一家靠生产洗衣机控制板起家的乡镇企业,如何在十年内实现销售额从3亿元到36亿元的飞跃?
日前,记者走进苏州相城区的一家“老企业”,在这里探寻到了企业的发展密码。
走进该企业的“智能工厂”,19条智能柔性和自动化生产线全速生产,看板实时显示车间信息,工人们用平板电脑扫码采集数据,产品即可被自动化生产出来。这家创立于1989年的企业在政策引导下,求新求变,踏上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如今,该企业产出的电子控制器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医疗产品等领域多有应用,供货于各大企业。
“智能工厂”内工人们扫码采集数据(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